搭建博客之初,给自己目标是每个月两篇博文。不教条,只是想鼓励自己坚持。
然而过去的六十多天,我一个字都没有写过。
柳暗花明
那60天了,我在干什么呢?答案是2016华为网络技术大赛。
3月19,我网申投了华为的网络技术工程师及资料开发工程师。原以为自己投的不是研发岗,应该不用进行在线编程机考的,然而还是逃不掉。第一次机考,真是手忙脚乱的,还弄不清Python的编译版本!分数没过半,也就没有后续面试了。
4月初,华为启动了网络技术大赛,并邮件和短信通知了网申网络技术工程师的学生:该岗位的offer由比赛产生。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。所以从4月9号我提交了比赛报名邮件后,就开始了比赛的准备,整整两个月。
孤注一掷
庆幸,在大三下,学院开了《计算机网络》的课;庆幸,我对网络工程有兴趣,学起来有劲。虽然,在知识积累上,我还是个门外汉,但是,我渴望去赢得这次比赛,愿意为它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。
到了四月份,主要的互联网公司的网申已经过了,其他还在春招的公司自己不甚了解,也就没心情去投简历了。华为网技比赛招聘似乎成了自己最好的选择。没想太多,把宝全压上,行不行就看这一波了。
初赛把视频刷了一遍(用Potplayer可以加速播放),然后自己买了本HCNA学习指南,把二层三层网络原理弄清楚了,最后还把组委会发的pdf刷了两遍。一共记了10000+字数的笔记。其实初赛更多考验的是你对网络技术的广度涉猎,考试形式是判断及选择题,需要你有好的记忆力,别记漏了。
我尽力去搜索相关的资料,去做笔记,去做模拟题,不停地查漏补缺(哪里都是缺,哪里都需要学啊)。我怕出师未捷身先死,我怕自己被虐杀于初赛,所以我尽力去准备。孤注一掷,唯有向前。
过关斩将
初赛,除了超纲部分外,其他都有信心,所以也没意外地pass了。
初复赛之间就只有十天的准备时间。十天内除了上课,基本都是按照指导书敲命令了。在虚拟平台上敲命令是件挺有趣的事情,随着一个个字母敲进去,随着一个个设备和链路亮起来,会觉得整个网络“活”了起来,会让你产生些许成就感。敲的过程中,需要理解命令对应的功能以及网络规划的逻辑。即便是对着指导书敲命令还是会出现问题的——逐条命令排查,是不是敲错敲少了,对网络会产生什么影响。有的很快就能定位问题,有的还真挠破头皮试了很多次都弄不清问题所在。不过,也是在这反复敲和排查的过程中,让自己更熟悉命令及其含义。
复赛真的是靠一颗大心脏撑过来的。比赛要求实现的功能场景很多,而且很多场景都是指导书上没有的,需要现场查电子文档,现学现卖。比赛两个半小时,过了一个半小时,就有不少同学放弃了。
尽管题目对我来说真是难,但是还有时间就要多争取啊。到了最后几分钟,最后的无线部分实在配置不完了。回头检查一下,发现了之前的一个bug是由于看错了ip地址!卧槽,牵一发而动全身啊,赶紧把相关的eth、vlan和route table修改、保存、导出,这时候心率肯定超过180了!在还剩下4秒钟的时候,提交成功!彼时,一身冷汗,瘫在椅子上。
公布成绩的时候特别紧张,心知自己完成度不高,但又无比期待自己能晋级。13!进了决赛!坚持总是没有错的。
一波三折
作为队长参加决赛,自己是感到有压力的,但是不能表现出来。在我们团队里,论技术能力,论复赛名次,我是垫底的;但是论比赛、团队经验,我又是最多的。所以我作为队长,组织团建、比赛事务由我带头处理,设计方案由SC童鞋主导。当然,比赛中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大家讨论做出来的。
说一波三折,是说我们的方案设计是挺完善的,很细致,但是在初答辩的时候栽了个跟头。本来是准备由YH童鞋一个人来主讲presentation的,但是进场前一位HR姐姐跟我们说一位评委希望看到我们团队协作表现,希望每人各讲一部分(后来的确主评委问了两个关于我们团队组建、分工的问题)。时间很紧,得到大家的同意,我觉得采用分开展示的方式,跟评委争取到两分钟,跟大家分好工,准备一下自己的讲稿。(事实上,后来YH表示他当时是想单人展示的,但是看大家都赞同分开展示就没有提出反对而已。)
初答辩表现不好,一方面是因为其他四人没准备答辩,另一方面是有几个技术细节问题我们确实没处理好。
答辩完大家都有些沮丧,尤其是SC,认为screw it up,没戏了。他情绪波动很大,骂了好多脏话,也影响了其他队友。是我决定要分开展示,我当时觉得自己要为答辩不利背主要责任,也是有些消极。
不过我想到复赛时候那么挣扎也要坚持,怎麼现在就颓了。我是队长,眼前士气低落的问题就不应该是由我来解决吗?我一边拿出评分标准跟大家分析表明答辩表现只是展小部分的分值,我们其他方面表现都很好;另一边带着大家去搜索刚才没回答好的技术问题。离宣布初答辩结果还有半小时,我们绝对不能就这样浪费。即便有最坏的打算,也要做最好的准备。最后倒是我Google到相关解决办法,嘿嘿。
非常戏剧地我们队进了最终轮答辩——因为我们小组水平高,所以小组出线了两支队——另一支队伍就是最后的冠军,而我们拿到了季军。
反思
我们队伍的成员来自不同地市不同学校。作为第一次跟不熟悉的童鞋合作,我和队伍都有一些不足:
+ 决赛前没有充足准备
- 没有真正按照决赛标准3.5h时间模拟训练
- 队员之间缺少密切沟通(因为地址不同只能QQ联系了)
- 没有投入足够时间(我们基本都忙着补作业&复习期末考,而有些研究生队伍时间都投在比赛准备)
- 没有组织好比赛&时间安排
- 酒店聚集后和正式比赛之间的一天,没有利用好大家多商量比赛(组委会安排去参观了)
- 没有督促大家休息好(我TM就失眠了,因为认床!)
- 没有让大家就总体方案达成明确的认识
- 在个人展示和团队展示之间,我应该明确决定和准备
- 我应该对赛事全程有底,团队出现问题我应第一时间解决
- 分工问题
- 虽然我技术上没队友好,但是该决定的问题我应该促进达成共识并确定方案。不能因为技术差一点就退却。
- 没能正确评估proposal和presentation所需要的时间,使得YH和我的工作量出现不平衡,YH没能写好策划书。
- 策略问题
- 我们应该注重整体规划和方案阐述,然而我们花很多时间在细节部署上了
- 评委更注重我们对网络的理解和对问题的分析
- 投在策划书的时间偏少,没能讲清楚我们设计方案的优越所在
尾巴
写了那么长的一个故事,那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能进入全国总决赛并拿奖,第一次住五星级酒店,第一次花这么长时间来准备一个比赛,第一次有如此强烈求胜欲。
决赛时,除了比赛,还有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。跟这些不同学校的选手沟通,学到了不少,尤其是一些研究生的选手,他们各方面都值得去学习。
最大的遗憾,就是自己没拿到先进个人。
您好,我参加了17年网络技术大赛,能否方便留一个邮箱?我有一些问题想咨询一下
@silenx 可以啊